aiehtela_ATP

Fingolfinist. LOF很少用,不混圈

【HoMe11翻译】晚期精灵宝钻征战史 - 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二)评注部分

好久没有译过了,拖了半年这次把《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的后半部分评注翻译完了。这一部分接续上篇的地图部分,主要是《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文字表述的考订。翻译原则依然是首先按文景版译名(部分段落参考了邓嘉宛老师的译文),然后是中文wiki,如果两者都没有就我自作主张了。水平有限,有很多地方也不确定,恳请诸君赐教。

关于这一章的评注部分,简单来说:

第一部分(第一个★下面的内容)是《晚钻》(包括打字稿1和打字稿2)对《征战史》的改动;
第二部分(第二个★下面的内容)是《晚钻2》打字稿成稿之后托尔金又用笔做的改动。

关于缩写这里再贴一下:

Q: Quenta Noldorinwa/History of the Gnomes,《诺多史》或《诺姆族的历史》

QS: Quenta Silmarillion,《精灵宝钻征战史》,简称《征战史》

LQ: Later Quenta Silmarillion,《晚期精灵宝钻征战史》,有2个版本

  • LQ1: 1951年第一版打字稿,简称《晚钻1》(因为混杂了正文和脚注,小托非常嫌弃……)

  • LQ2: 1958年第二版打字稿,直接基于手稿(所以准确度高很多),简称《晚钻2》

GA: The Grey Annals,《灰精灵编年史》,简称《灰编》

AB: Annals of Beleriand,《贝烈瑞安德编年史》,简称《贝编》

AV: Annals of Valinor,《维林诺编年史》,简称《维编》,有2个版本

  • AV1: 简称《维编1》

  • AV2: 简称《维编2》


—————— 正文 ——————


11 OFBELERIAND AND ITS REALMS (2)

第十一章 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二)


接下来我整理了《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内容的变迁。这一章绝大多数对《征战史》的修改(第五卷258-66页第九章,§§105-21)都呈现在早期的打字稿《晚钻1》中,但有些并没有,而是仅仅出现在《晚钻2》中。这些都在后期的修订中被注意到了。以下内容并没有包括这些改动:米尔冦{Melko}>米尔寇{Melkor};赫尔卡拉科西{Helcaraksë}>赫尔卡拉克西{Helkaraxë};布拉多里安{Bladorion}>阿德嘉兰{Ard-galen};埃格洛瑞斯特{Eglorest}>埃格拉瑞斯特{Eglarest}。


§105 在第一句话的“在古时”之后,《征战史》加有下文所引的脚注。一同以往,《晚钻1》的打字员将脚注混入正文中了,但在《晚钻2》它们仍然是脚注的形式,因《晚钻2》的打字员是直接根据手稿来工作的。

“艾尔夫威奈{Ælfwine}如是说:这些添加的内容取自《多尔甘那斯·伊阿乌》{Dorgannas Iaur}(托尔希尔·伊凡特{Tolhir Ifant}所著之关于古老陆地的记载,保存于埃瑞西亚{Eresseä},它不见于《朋戈罗德的传说》{Pennas of Pengolod},但或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后文所述的王子们和他们的战争的历史)。”

关于《朋戈罗德的传说》见第五卷201-4页。

“古时米尔冦所建造的”>“古老年岁中由米尔冦所建造”。

 

§106 与文稿中的希斯路姆{Hithlum}不同,在手稿的边缘写有希斯罗迷{Hísilóme}几个字(前者没有被删去)。这不见与《晚钻1》,但《晚钻2》的文稿中的写法是“希斯路姆(希斯罗迷)”。

埃瑞德罗明{Eredlómin}>埃瑞德拉玛德{Eryd Lammad}。这一形式(不在《晚钻1》中)此前没有出现,且(我认为)在其他地方也从未有过:在§105中埃瑞德罗明{Eredlómin}原样照录,没与变化。

“尼芙柔斯特{Nivrost}是一块温暖宜人之地,既有潮湿的海风带来降水,又有北方山脉阻拦;而希斯路姆的其他地区则暴露在寒风之下。”

这句话被删去了,替换以以下词句(这一段不见于《晚钻1》):

“有人认为,尼芙柔斯特{Nivrost}与其划归希斯路姆,不如划归贝烈瑞安德,因为它较为温暖宜人,既有潮湿的海风带来降水,又有山脉挡住刮过希斯路姆的寒冷北风。尼芙柔斯特是一块凹陷的盆地,被群山和高过内陆平原的海边峭壁围绕,盆地中没有河流。在尼芙柔斯特的中央有一个大湖,湖周围环绕着宽广的沼泽,没有明确的湖岸。那湖名唤“利耐温{Linaewen}”,因为有大批喜爱高芦苇与浅水塘的鸟儿在那里筑巢。诺多族来到此地时,已有很多灰精灵(他们是法拉斯{Falas}地区精灵的亲族)仍然生活在此地,住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尤其是西南部塔拉斯{Taras}山的周围,因为古时乌欧牟和欧西常常前往那地。那些灰精灵子民也全都尊图尔巩为主,此地的诺多族和辛达族融合得最快。图尔巩在他筑于塔拉斯山下临海的宫殿里住了很久,他将其命名为温雅玛{Vinyamar}。后来乌欧牟正是在此地向他现身。” 

这一段话引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尼芙柔斯特的地势情况(第二章地图的原始版本中画出了“高大的海岸山脉”,第182页),利耐温湖(在后来的《未完的传说·图奥的传说》第25页中也出现了,彼处对尼芙柔斯特“中空盆地”的表述和这里一致);古时乌欧牟和欧西对塔拉斯山的造访;以及辛达精灵居住在尼芙柔斯特的海岸特别是塔拉斯山附近、并在诺多族来到中洲之时尊图尔巩为他们的领主的表述。后来的“图尔巩的臣民中有许多灰精灵”的记载见于重新写作的《灰编》116年纪事(见§§107,113及其评注)。

《征战史》手稿对“诺姆族最初命名为多松尼安{Dorthonion}的广大高地”这句话的脚注“伊尔科林{Ilkorin}的名字”被删去了,且正文中“诺姆族”被修改为“黑暗精灵”。

多松尼安由西至东的跨度从“一百里格”改为了“六十里格”;这一改变是为了适配第二章地图,见第五卷272页。

 

§107 西瑞安河从山口到河口三角洲的长度从“一百二十一里格”改为了“一百三十一里格”。旧的这一测度(见第五卷272页)是西瑞安河从北部的山口到河口三角洲的直线距离【译者注:即121里格】;新的测度指的是从埃塞尔西瑞安{Eithel Sirion}到河口三角洲的距离【译者注:即131里格】。

 

§108 在“埃瑞德林顿{Eredlindon}”最初出现的地方有脚注如下:

“(它)表示欧西瑞安德的群山;盖诺姆族{《晚钻2》:诺多族}称此地为林顿{Lindon},音乐之地,在此他们首次望见了欧西瑞安德的群山。但它们正确的名字当是“蓝山脉”埃瑞德路因{Eredluin},或“蓝色高塔”路因迪瑞恩{Luindirien}。”

这一脚注的时间可追溯至《征战史》写作时期,在第五卷267页§108中已讨论过了。“或‘蓝色高塔’路因迪瑞恩”这几个字在手稿中被删去,亦不见于(将脚注和正文混杂,从而歪曲原意并引起诸多误解的)《晚钻1》。手稿中在脚注的结尾加入了“艾尔夫威奈{Ælfwine}如是说”的字样,但这仅见于《晚钻2》。

“一片缠结的森林”>“陶尔-伊姆-都因那斯{Taur-im-Duinath},一片缠结的森林”(西瑞安河与盖理安河之间,安德拉姆{Andram}南部的地区,见§以下)。在第二章地图这一部分被命名为“陶尔伊 美烈吉尔恩{Taur i Melegyrn}”及“陶尔那 卡尔兹因{Taur na Chardhîn}”(见185页)。

“在那片土地存在之时”>“在他们的王国存在之时”

 

§109 西贝烈瑞安德从西瑞安河到大海的跨度从“七十里格”改为“九十九里格”,另一处第二章地图的改动与此距离的改动相适配(见第五卷272页)。

在“西瑞安河与纳洛格河之间纳国斯隆德的领土”这句话中,“西瑞安河”改为了“泰格林{Taiglin}河”。

 

§110 《征战史》中这段开头的“首先是这块空旷的土地……”直到“再往南走,是多瑞亚斯王国”被删去了,并替代以以下一张附文上的文字:

“首先是空旷的丁巴尔{Dimbar}地区,位于西瑞安{Sirion}河与明迪布{Mindeb}河之间,刚多林(那时她的方位还长久不为人所知)南方的“鹰之巢穴”克瑞赛格林{Crissaegrim}峰下;杳无人迹的南顿埚辛{Nan Dungorthin}位于明迪布河与埃斯加尔都因{Esgalduin}河上游之间,那片地区充满了恐怖,因为它臆测是美丽安之力守护的多瑞亚斯北边疆界,另一侧是多松尼安高地陡降下来的‘恐怖山脉’埃瑞德欧埚罗斯{Ered Orgoroth}{>欧埚拉斯{Orgorath}的悬崖峭壁。先前讲过,乌苟立安提{Ungoliantë}逃离众炎魔的鞭子后,曾在那里住过一阵,用致命的阴霾充塞了那里的沟沟壑壑。她离去后,她丑恶的后裔仍潜藏在那里,编织着邪恶的罗网。从埃瑞德欧埚罗斯{>欧埚拉斯}流出的稀薄流水都遭到污染,饮来有害,因为尝了该地之水的人,内心会充满疯狂又绝望的阴影。其他所有生物都对那地避之不及,而诺多族除非情势紧迫才会穿越南顿埚辛,所走的道路靠近多瑞亚斯的边界,尽可能远离怪物出没的山岭。

“但如果有人沿那条路而行,往东可抵达埃斯加尔都因{Esgalduin}河与阿洛斯{Aros}河(以及它们中间的“寂静之地”多尔狄能{Dor Dínen}),就来到了贝烈瑞安德的北部边境,那里住着费艾诺众子。再往南走,是多瑞亚斯王国……”

关于克瑞赛格林{Crissaegrim}这个名字(它在《灰编》§161中以克里赛格林{Crisaegrim}的形式出现),见第五卷290页§147。这一段中最早提到了“寂静之地”多尔狄能(在183页地图D10中加注)。乌苟立安提{Ungoliantë}逃避炎魔后在南顿埚辛筑巢的故事,在《阿门洲编年史》(第十卷109, 123页;参见第十卷297页§20)中也有出现。

“在彼处他转向西行”(指埃斯加尔都因河)> “在彼处它转向西行”

 

§111 在“沙盖里安{Thargelion}”这一名字旁边的批注“或称拉兹洛斯特{Radhrost}”被改为了“多瑞亚斯语言中称为拉兹洛斯特”。

“多瑞亚斯的精灵称这一区域为乌姆波斯-穆伊林{Umboth Muilin},‘微光沼泽’,因彼处浓雾弥漫“ >“诺多族称这一区域为艾林微奥{Aelinuial},黑暗精灵则称之为乌姆波斯-穆伊林,‘微光沼泽’,因它隐藏于浓雾之中”。脚注给出的诺姆族名字“希斯林尼亚斯{Hithliniath}”和“艾林-微奥{Aelin-uial}”被删去了(《晚钻1》写法如是)。后期校正删去了“黑暗精灵则称之为乌姆波斯-穆伊林”(《晚钻1》写法如是)。

 

§112 开头的“因(For)”改为了“现在(Now)”;下一句中的“乌姆波斯-穆伊林{Umboth Muilin}”改为了“艾林-微奥{Aelin-uial}”。

以“然而西瑞安河畔的低地平原”开头的这段话改成了:“这道地势起伏界分了西瑞安河流域的低地平原和高地平原,由南向北看去,它是一道连绵无尽的山丘。”下一句“纳洛格河通过一道地底河道向南流去”>“纳洛格河通过一道地底河道穿越这道山丘”。(此处有一处印刷错误(第五卷262页):“在它的西岸抬升”应为“地势在它的西岸抬升”。)

 

§113 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及§114的开头)被重写如下:

“但直至那时,安德拉姆{Andram}山脉的南部、西瑞安河与盖理安河中间的区域鲜少有人问津。诺姆族(《晚钻2》:诺多族)称两河之间的森林为‘陶尔-伊姆-都因纳斯’,但他们也很少去那块未知的地区游历;那片森林的东边则是欧西瑞安德的绿色原野。”

关于陶尔-伊姆-都因纳斯,见上文§108下注解。

 

§114 《征战史》在“阿都兰特{Adurant}”这个名字下有一处脚注,或与§108中所注一样属于一处较早的改动(见我在第五卷268页中的评注):

“阿都兰特河在大约流至半途时一分为二,之后又再合流,被河水包围在中间的岛屿称为‘绿岛’托尔嘉兰{Tol Galen}。贝伦和露西恩复活后便居住在岛上。”

 

§115 这一段的开头句被重写如下:

“在彼处生活着‘丹恩{Dân}之民’南多族{Nandor},他们起初属于泰勒瑞一族,但在离开奎维耶能的迁徙中离开了他们的领袖辛葛……”关于“南多”这个名字(本来是诺多族的一支),见第十卷169页§28。

“古时德内梭尔{Denethor}是欧西瑞安德的领主”:在“德内梭尔”后加入了“丹恩之子”。同一句话中“米尔冦”改为“魔苟斯”。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奥克首次被制造出来”这几个字从未被改动。

在这段话的结尾加上了:“因此诺多族将那篇土地取名为林顿{Lindon}”,并附脚注“{音乐之国>}歌声之地”(见上文§108);以及“多尔甘纳斯所载之事至此为止”,见上文§108。

 

§116 这个段落的后半部分,从“然而芬国昐之子,睿智的图尔巩统治着尼芙柔斯特”开始,皆被删去,并替代以以下文字(这部分不见与《晚钻1》):

“但芬国昐之子,睿智的图尔巩统治着尼芙柔斯特,在那里他统领一支人数众多的子民长达一百六十一年——其中既有诺多族也有辛达族——直至如后文所述,他们离开去了一处隐匿王国。”

这段话属于上文§106中给出的一长段修改,看起来并未出现于《晚钻1》。

 

§117 “但安格罗德{Angrod}与艾格诺尔{Egnor}守卫着布拉多里安{Bladorion}”>“他的弟弟安格罗德与艾格诺尔守卫着阿德嘉兰{Ard-galen}的原野。”

 

§120 “廷多贝尔”{Tindobel}(见第五卷270页对《征战史》§§119-20的评注)>“英吉尔顿”{Ingildon}(参见《灰编》§90及其评注(118页))。



以上就是对《征战史》的手稿所做的所有改动(除了极少的一些不要紧的地方)。后来对《晚钻2》的打印稿的原件还有一些改动(复印件不涉及)。

加入了章节序号“十四”。在第一页的顶端家父写下:“这是一份对地理情况和政治格局的插入性说明,可以省略。它需要一张地图,但我没有时间再制作一份了。”这似乎表明家父准备把《晚钻2》的打字稿给某个人看(见他在《晚钻2》的《关于人类》一章§82中的说明:“这说法根据一个旧版本而来,在那个版本里太阳被创造于双圣树死亡之后(在一个删掉的章节中有表述)”,175页);此处的“可以省略”更可能是对一个假定的读者的建议,而不是将其列入《精灵宝钻》的意愿声明。

 

§105 “埃瑞德-恩格林”{Ered-engrin}>“埃里德恩格林”{Eryd Engrin}

“在最西处的……(乌图姆诺{Utumno})”>“在最中间的”。《晚钻2》正文第二章《维林诺与双圣树》中的一处潦草的铅笔标注表明了这一将乌图姆诺向东移动的改动,在那里正文刚讲到远古时代安格班的兴建,说它“离西北海岸不远”(见第十卷156页§12,以及下文这段话的添加内容)

埃瑞德威西安{Eredwethion}>埃瑞德威斯林{Eredwethrin}(此后皆然)。

埃瑞德罗明{Eredlómin}>埃里德罗明{Erydlómin}。在《晚钻2》§106中回声山脉的名字是埃里德拉玛德{Eryd Lammad},与对《征战史》手稿中的改动(192页)一致,但与此处不一致。“埃里德拉玛德”仍然保留。

“米尔寇返回中洲后,在此处山障背后,乌图姆诺的废墟处,筑造了‘铁地狱’安格班的无数地穴。他在山底挖了一条巨大的隧道……”

这句话在《晚钻2》中被改为:

“米尔寇在此处山障背后又筑了一座堡垒(后来被称为安格班),以抵挡维林诺自西方可能发起的任何攻击。这座堡垒受索隆指挥。维拉占领了这座堡垒,但索隆逃脱隐藏了;因为维拉在众神之战中急于攻破米尔寇的巨大堡垒乌图姆诺,没有彻底摧毁安格班,也没有搜遍它地底深处的洞穴;索隆后来携同米尔寇的众多恶兽回归此地,等待着他们的主子有朝一日能归来。因此,米尔寇返回中洲后,便定居在‘铁地狱’安格班的无数地穴中;他在山底挖了一条巨大的隧道……”

 

§106 尼芙柔斯特{Nivrost}>奈芙拉斯特{Nevrast}(此后皆然,见179页§100)。在“尼芙柔斯特”第一次出现时的脚注“在多瑞亚斯的语言中意为‘西方之谷’”被删除了,替代以以下文字:

“在辛达语中意为‘尘世海岸’。该名起初指的是专吉斯特峡湾以南的全部海岸,但后来特指专吉斯特和塔拉斯山之间的地区。”

 

§108 在“陶尔-伊姆-都因纳斯”{Taur-im-Duinath}(后期加在《征战史》中,193页)下加了一处脚注:“两河(即西瑞安河与盖理安河)之间的森林”。这一添加实际上出现于一处更晚的对《征战史》的重写,见195页§113。

 

§110 在193-94页给出的出现了两次的“南顿埚辛”{Nan Dungorthin},此后都被替换为“南顿埚塞布”{Nan Dungortheb}的形式。

 

§111 “达姆罗德{Damrod}与迪瑞尔{Díriel}”>“阿姆罗德{Amrod}与阿姆拉斯{Amras}”,§118亦然;参见第十卷117页。

修订过的对“沙盖里安”的脚注中,“多瑞亚斯的语言中称为拉兹洛斯特{Radhrost}”被删去了,没有其他添加(见下文§118)。

克兰希尔{Cranthir}> 卡兰希尔{Caranthir}。

 

§112 “陶尔-纳-法洛斯{Taur-na-Faroth}”>“陶尔-恩-法洛斯{Taur-en-Faroth}”。两处出现中皆然。

“英纬尔{Ingwil}”(在纳国斯隆德注入纳洛格河的溪流)> “凛纬尔{Ringwil}”。

“英格洛{Inglor}”> “芬罗德{Finrod}”(此后皆然)。

 

§117 “芬罗德{Finrod}”> “菲纳芬{Finarfin}”。

 

§118 在此段的结尾“多尔格兰希尔”{Dor Granthir} > “多尔卡兰希尔”{Dor Caranthir}。脚注中也有相同的改动,同时“拉兹洛斯特”改为“塔拉思鲁能”{Talath Rhúnen},意为“东谷”。见上文§111。

 

§119 “纳国斯隆德的精灵和西方海港的黑暗精灵都奉英格洛{Inglor}为王;布砾松巴尔{Brithombar}和埃格洛瑞斯特{Eglorest}正是在他的帮助下修建一新”被改写为:

“纳国斯隆德的精灵,以及生活在贝烈瑞安德的西瑞安河与大海之间的黑暗精灵,都奉芬罗德为王,只有法拉斯{Falas}地区除外。在法拉斯地区著者那些仍然热爱着船和大海的辛达族,他们建有雄伟的海港布砾松巴尔和埃格拉瑞斯特{Eglarest}。他们的首领是造船者奇尔丹。奇尔丹与芬罗德彼此有害,结成联盟,而布砾松巴尔与埃格拉瑞斯特两处海港在诺多族的帮助下,修建一新……”

在这里,芬罗德(英格洛)不再是法拉斯的精灵的首领,而奇尔丹出现了。但家父忘记了更改《征战史》(§109)中更早的表述“海港的黑暗精灵……尊纳国斯隆德的领主费拉贡德为他们的王”。此处§119的表述则与《灰编》§85所述相符合(同见评注,117页)。

 

§120 在这段话的第一句中,旧名字“廷多贝尔”{Tindobel}改为了“英吉尔顿”{Ingildon}(196页);现在它被改为了宁拉斯{Nimras}(参见:巴拉德宁拉斯{BaradNimras},第二张地图中替代了“廷达贝尔之塔”{Tower of Tindabel}),190页§62。

 

一些对《晚钻2》的改动在早很多的《晚钻1》中也能看到:凛纬尔(§112),塔拉斯鲁能(§118),宁拉斯(§120)。此外,“多尔格兰希尔”{Dor Granthir}被更正为“多尔克兰希尔”{Dor Cranthir},并插入了有关法拉斯的首领(§119)的一段,但仍然使用“英格洛”的名字。因此这些改动不是与《晚钻2》的改动同期做出的,因为后者有“多尔卡兰希尔”和“芬罗德”的改动。


评论 ( 3 )
热度 ( 34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aiehtela_ATP | Powered by LOFTER